石器是人类最初生产工具
人类最初只用粗糙石头或加以打击出来的石片进行生产劳动,则为旧石器时代。经过漫长时期,逐步发展到将石头精心加工打磨来使用,即为新石器时代。在旧、新两个石器时代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,称中石器时代。石器时代,考古界称原始社会,史学界称史前文化。
临海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,以括苍山脉和灵江水系纵横全境,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,适宜于人类生息繁衍。常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史,但临海却找不到有关历史资料的记载。自1954年,大田街道东鲁东山陈出土一件赭石色的石钺以后,引起文物工作者关注。因此在农田水利等各项基本建设中,积极开展保护文物的宣传,并进行野外考古调查,受到爱好文物者的支持,提供各地文物出土线索或送文物上门。至上世纪80年代,临海博物馆就收集到80多件新石器文物。近年又发现桐峙小芝峙山头新石器文化遗址,出土部分新石器和陶器碎片,因此对临海新石器时代有了初步的认识。
我市新石器分布状况
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。由于年长日久,人类居住活动的地方留下的遗址大多数都被雨水冲刷埋没,不容易发现。现在所发现的城关白云山麓,在1972年至1973年时,原化肥厂、玻璃纤维厂在基建平整土地时(即现在的蓝盾小区),出土10多件新石器,后在附近勾山、蔡岭,还有巾山也有发现。大田片继东山陈石钺出土后,又在洛河附近山边,邵家渡街道赤水、红毛山,邵东上呈岙、牛头山,江南片姜家岙、岭脚、仇家岙、筱溪、汛桥镇大岙、施岙,沿江而下涌泉镇戎旗,沿江镇上金,北片河头镇下湾一处,这些地方出土的有石斧、石锛、石镰、石刀、石球、石轮、石矛等。但没有发现陶器碎片和其他遗迹。沿海片最早发现石器的是上盘镇城山,随后是白沙、西洋湖山下,杜桥镇西外里坑,大汾炮台山,桃渚镇杨家岙,还有原临海辖地梓林花园岭脚。这些地方出土有石斧、石锛、刮削器、石矛、石镞等。西外里坑出土的石器比较多,石凿25件,刮削21件,石斧8件。这三种石器当是木器制作工具。从出土石器数量,疑是一处木器加工场所。难能可贵的是花园岭脚发现了如算盘子大小的纺织工具陶纺轮。
2013年,发现小芝镇南丰村峙山头遗址,经省考古所勘测,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。通过试掘,出土石斧、石锛、耕耘器、石球、磨石,并发现很多陶器碎片。常见的有黑色、灰色的绳纹盘、釜、罐等器物碎片;并发现有房屋柱洞及灰坑遗迹。另外,还在小芝镇野芝山、大来岙茶山也发现原始文化堆积层。市内发现新石器如此普遍,在县市中是不多见的。
新石器发现的意义
从出土文物可知临海进入农业生产经济时代。目前本市文博单位新石器已收集逾百件。虽然出土地点不同,制作有粗细,时间有早晚,但从石器形制、类别,是一脉相承的。用于农业生产的是石斧、石锛、石镰、犁形器、耕耘器;用于狩猎的是石矛、石镞、石钺、石刀、石球、石轮。有一种小石斧,仅三四厘米大小,一般是在河边或在蜊壳堆中发现。这种细石器不大可能用于农业生产上,适用于采集或日常生活中。用于木器制作是石凿、刮削器、石斧。木制品在临海虽然还没发现,与临海相邻的路桥区灵山遗址,出土了大木桶,高90厘米,口径80厘米,桶壁厚约2厘米。又如余姚市河姆渡遗址,发现梁柱榫卯接合,当是石凿、刮削器、石斧制作而成。
各种石器的出土,说明临海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已进入农业生产经济,同时存在狩猎和采集两种经济活动,并掌握制陶和纺织技术,形成聚居村落,与全国各地一样,已过着原始文明生活。
从遗址文物出土知道临海的历史可上溯8500年。临海最早的历史是引用《山海经》《舆地广记》,从夏代开始。夏代距今4100年,也是台州各县市的最早历史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临海市内各地出土了很多新石器,大约在6000年上下。2011年,省考古所对路桥灵山遗址发掘,确定该遗址晚期为商周时期,早期为新石器时代,距今也是6000年。新石器的发现,为临海的历史提前了2000年。非常难得的是在2015年又发现了小芝镇峙山头遗址,经省考古所试掘,出土了部分石器和陶器碎片,确定遗址晚期为7000年,早期距今8500年,为新石器早期。峙山头遗址的发现,又为临海历史提前2500年,出土的历史文物起到无可替代补史和证史的作用。
灵江水系是临海人民的母亲河
灵江是临海主河道,源头来自仙居永安溪和天台始丰溪,主要支流为义城港、大田港及通往黄岩永宁江(又称澄江),下游入台州湾。由于行政区域变化,现在下游又称椒江。灵江为浙江省内第三大水系。
水是生命之源。人类生存的地方,即是居住与生产的地方,一般都选择靠近于河水旁边台地。目前在灵江水系发现新石器时期文化遗迹的,仙居有永安溪横溪镇下汤、后墩头,城关水底门。天台有始丰溪的左溪、五十罗庵、白鹤上郊村。临海河流旁边台地更多,近30处。黄岩有永宁江的双宝珠,潮济岩头、日照寺。灵江下游有路桥区灵山,椒江区观音洞。这些地方确定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的为三处:一为路桥灵山遗址,分两文化层,上层是商周时期,下层为新石器时期。二为临海小芝峙山头遗址,虽处于桐峙长河谷中小芝南丰村,有趣的小芝溪是由东向西流,俗称逆溪或逆水,有60公里倒流水,为大田港源头之一,遗址开启临海新石器早期文化探索的序幕。三为仙居下汤遗址,发现于1984年,随后出土了很多新石器和陶器,而且有些文物是首次发现,如谷物脱壳工具磨棒和磨盘。经省考古所确定,该遗址距今10000年,为浙南最早最完整的遗址,并建立了省级考古公园,为研究灵江水系早期新石器文化提供线索,具有重要价值。
从新石器时代留下的遗址遗迹看,与灵江及其水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,人类离不开水,青山绿水,丘丘壑壑,孕育一代又一代临海乃至台州先民,灵江是临海人民的母亲河,也是台州人民的母亲河。
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,今后还会发现更多的新石器文物出土,可进一步完整这一时期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。我们要珍惜保护历史文物,呵护好母亲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