冲着看部喜剧过过瘾,嘻嘻哈哈之后就算数,不曾想在笑料背后嗅到了一丝“励志”的味道,这是《末路狂花钱》带给我的惊喜。
在《狂飙》中饰演黑道大哥的贾冰在电影里变成了一个铁公鸡贾有为。从小在“节俭之家”中长大,长大成人后对自己也是死抠到底:吃饭只吃最便宜的专属套餐,逛超市也只买即将过期的打折食品。他没有父母、伴侣、子女,几十年来孤身一人,每日省吃俭用,盘算着日常生活中每一笔支出,只为早日实现自己设立的所谓“百万躺平计划”。
影片还未过半,他的银行账户上就有了100万元,但此时的他被诊断出患有癌症,被告知生命只有10天。为了生命不留遗憾,贾有为开始“末路狂花钱”,召集昔日的兄弟一起吃香的、喝辣的,只为在临死前花掉辛辛苦苦存下来的100万元。原来的守财奴在死亡的威胁下,开始无度挥霍。电影以夸张手法表现这种前后的巨大反差,形成喜剧落差,这样的叙事模板此前已经有不少影视作品采用。
“换个活法”,是《末路狂花钱》的直接推动力。如果电影只想要展现“要尽情享受当下,对自己大方点,对朋友大方点”,那这叙事方式已屡见不鲜。真正引发思考的是,当钱即将花尽,却得知自己癌症是误诊。贾有为回归守财奴本色,兄弟闹僵,没钱、没房、没工作的他该何去何从?
无家可归的贾有为躺在自己买的豪华墓地里,回忆“临死”前的一幕幕,在看到三个兄弟离别前赠送的遗言,他幡然醒悟。于是,他修改了自己的人生信条。这彰显的是友情的力量。
片中的四兄弟,每个人都面临着各自的困境,这些“困境”延伸出来,其实都是我们生活中最怕遇到、最头疼的问题——生老病死、夫妻关系、工作问题、父子代沟……在现实中,他们很难找到突破困境的答案,电影其实也不必提供答案,但是,电影最后还是给了他们一条出路——“趁活着、要快乐”。戏剧化的故事中,“最不快乐”的贾有为竭尽全力帮助其他三个兄弟实现他们各自的人生愿望,最终他也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式,还和兄弟们盘下了一家店,开启新生活。
电影试图以这样的荒诞方式来为冷酷甚至残酷的现实提供一丝温暖,这种理想主义和温暖的情怀是这部电影的深层立意所在。导演借贾有为人生中的“大起大落”,探讨了有关生命、财富和情感之间的平衡。
没有人知道幸运和意外哪个会先降临,但我们可以把握和控制的就是当下,那为何不在有限的时间里让自己的生活更愉悦呢?
电影不只是在单纯搞笑,也不只是在歌颂友谊,而是告诉观众要向前看。人生路上,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压力,求学、求职、恋爱交友,我们可能都会遭遇困境,但这并不可怕。趁着生命尚好,亲友在侧,我们需重拾起直面失败生活的勇气。
“最可怕的不是失败,而是麻木,对内心不再答复”。愿每一个正在遭遇危机的人,都可以寻找到内心的答案与生活的方向,在废墟中开放出一朵希望之花。我想,这就是这部电影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最深刻的涵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