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年历 2024年1月9日 星期二
您当前的位置 : 临海新闻网 >> 生活 >> 健康
字号:    [打印]

长期卧床患者需警惕坠积性肺炎

作者:市一医院老年干部科 吴宇晨  来源:  时间:2024年07月05日

 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,累了就躺平似乎是一种舒适又健康的放松方式。然而,对于某些人来说,尤其是老年人,这种做法可能隐藏着健康风险。坠积性肺炎,就是一种长期卧床易得的疾病。

  坠积性肺炎,又称为吸入性肺炎,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期卧床,呼吸道堵塞导致肺底充血水肿、淤血,从而引起细菌滋生繁殖。这种疾病在老年患者中尤为常见。

  坠积性肺炎的高危因素有哪些

  年龄:随着年龄的增长,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开始退化,机体抵抗力下降,肺纤毛运动功能衰退,呼吸道中的分泌物难以咳出,痰液受重力及体位作用流向肺底部,淤积在肺底,容易导致坠积性肺炎。

  吞咽障碍:吞咽功能障碍会增加误吸的风险,食物残渣进入支气管、肺组织,可能引起坠积性感染。另外,长时间吞咽障碍会造成患者自主进食能力减弱,若未及时给予营养支持会造成营养不良,继而导致免疫功能下降,增加感染率。

  气管插管、气管切开:人工气道的建立会破坏气道黏膜,使细菌黏附于气道管壁,且气道分泌物阻塞于管道周围,为细菌的增殖提供环境,诱发下呼吸道感染。

  留置鼻饲管:留置鼻饲管可以减轻重症患者营养不良状况,但可能会减弱食管括约肌功能,导致食管反流,造成细菌定植于下呼吸道,增加坠积性肺炎的风险。

  坠积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、咳嗽、咳痰、呼吸困难等症状。若不及时治疗,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。因此,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,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尤为重要。

  家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患者。

  一、观察患者的咳嗽、咳痰情况,帮助患者翻身、拍背以排痰。通过协作患者翻身、拍背等方法帮助患者排痰。如果咳痰时间较长,最好尽早带病人前往正规医院的呼吸科门诊就诊。

  二、病人如果出现发热,可使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。降温过程中注意观察体温和出汗情况,若大量出汗,应及时补充水分,更换衣服和被褥,保持皮肤清洁干燥,防止受凉。

  三、日常应避免平卧位进餐,将患床头抬起30-45;餐食可选择半固态的食物,促进食物入胃下行,以防止呛咳。

  坠积性肺炎的居家预防措施

  防误吸:长期卧床者多数为误吸高危人群,可经口进食者可适当增加食物稠度以防止误吸。食物的形态应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及部位来选择,一般进食的顺序为糊状→半流质→固体软食→液体(水)。无论是需经胃管或鼻肠管注食者还是经口进食者,注食或进食时如无禁忌症应取坐位或半卧位。如果进食时经常出现呛咳,应及时去医院就诊。

  加强营养:忌生冷、油腻、辛辣刺激食物,应多食用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,如鱼肉、蛋、奶、豆浆等,多吃新鲜蔬果,保证营养均衡。

  注意口腔清洁:由于口咽部是消化道与呼吸道的共同开口处,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胃肠道细菌返流移行至呼吸道而导致肺部感染。因此,每天需进行2至3次口腔清洁。

  加强呼吸功能锻炼:增强呼吸功能锻炼有助于肺部充分膨胀,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。因此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,可以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,如深呼吸训练、腹式呼吸,每天2次,每次5至10分钟。

  勤翻身、有效的叩背:长期卧床者由于重力作用,痰液易坠积身体的低垂部位,加上久病体弱,咳嗽无力,故应每2至3小时翻身叩背1次,条件许可者可每日用电动排痰仪排痰3至4次,通过外界力量震动胸壁,使黏附在气管、支气管的分泌物脱落、移位,使肺部及支气管内的痰液借助重力和震动向大气管方向流动,最后通过有效咳嗽排出体外。

  扣背法操作如下:五指并拢,手指弯曲呈杯状,使其手掌与病人背部皮肤之间的空气尽可能多,空气越多,叩击就越有效,叩击时以病人不感到疼痛为宜。翻身叩背宜安排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。

  通过以上措施,可以有效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,保障患者的健康。


分享到:
 相关新闻:
 
 微信公众号
  临海新闻
  国内新闻
  国际新闻
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·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·保留所有权利 | 网站简介 | 版权声明 | 刊登广告 | 联系方式 | 网站律师
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| 浙新办[2006]31号 |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:330000800006 | 浙ICP备06040867号 | 法律顾问: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
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:电话:0576-89366753 电子邮箱:lhswgb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