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8日,今年第3号台风“格美”刚过。
台风后的天空是最好看的,纯净湛蓝,云一大团一大团,离地面很低,看着都不像在天上走,而是在城市的楼宇间、乡村层叠的山峦间、江南长城的砖墙上升腾起来似的。
上午8点半,我就到了临海市博物馆门前,来参加以“一日千载府城慢生活”为主题的诗歌散文诵读会。博物馆大气恢宏,它的背后,雪白的云团惬意地徜徉着。
“白云悠悠,一日千载。”忽然间,脑海闪过这样的句子,那么,且就认为这是一份自云端开启的诗意之行吧。
走进一楼展厅,诵读会现场被布置得古香古色:天青色的墙面,绘着临海的古塔、古楼等建筑,墙角的假山,轻盈盈地斜出几枝修长的绿竹,边上配以石桌、草编凳、竹木椅等,真是好友小聚看书或累了歇脚的好地方。高高的天花板上垂下一幅幅长轴画卷,古时候的亭台楼阁、花鸟鱼虫跃然其上,清新雅致。参加活动的市文联、演讲与朗诵协会的老师们陆续到来,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。
临海,是一座可以让时光慢下来的历史文化名城。殷英老师首先为大家诵读了汪曾祺先生《慢煮生活》一书的节选。她纯净清泠的嗓音,让我们体会到汪老在苦难挫折的岁月里,依然保持着的那份从容与恬淡。如茶,慢慢煮,方能品出味道;生活,亦如此。“慢慢饮,慢慢煮,剥离烦恼,脱离苦闷,心情无需压抑,不急不躁慢慢熬,慢慢煮,沉淀一年的香,熬出生活的味道。”在殷老师的声音里,我们不仅品出茶那淡淡的香,也领略了人生如茶,熬煮方能有味的真谛。
余秋雨的《生命是一树花开》、泰戈尔的《用生命影响生命》、席慕容的《回眸》……名家作品的朗诵,让我们从中体会到经典文学所蕴含的美好与力量,在岁月的长河里,它们经久不息,带着我们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烦躁,走向深邃的思考和感悟,从而寻到一份心灵的宁静与安逸。
临海有山有水,有诗性和底蕴,是一方滋养文学与诗性的沃土。《临海古城,府城慢时光》《一座从容的小城》《在巾山之巅仰望》《台州府城颂》……这些作品的朗诵者,也是作品的创作者。他们用笔写出优美的文字,也用饱含深情的诵读,赞美家乡临海的秀美山水、人文历史,表达对临海深沉的爱。
生活细碎,万物成诗。浅浅时光里,大家沉浸在朗诵者们富有感染力的声音里,聆听着优美的文字缓缓流淌过生命的那份美好。当吉他弹奏《时间都去哪里了》、古琴弹奏《葬花吟》响起,现场,诗与乐实现共鸣,美好的旋律,如月下清泉,润泽我们的心灵。
“一定要爱点什么,恰如草木对光阴的钟情。”无涯的时间的荒野里,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。如果不能远行,那就热爱诗歌,热爱一切美好的东西吧,放慢我们的脚步,放缓生活的节奏,感受千年府城的历史韵味与慢生活之美,比如赴这样一场与诗歌之约。
走出博物馆,阳光热烈,云朵悠然。这样一个无事挂心头的夏日,因为与诗的邂逅,因为那些琅琅的书声,日子闪着不一样的光。